還記得電影LEON裡面的小女生 Natalie Portman ?
在2004年的CLOSER這部電影裡
可以看到他長大後的風采
演技依然精湛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001560/
電影以大刀闊斧的剪接,以分手或復合前後的片段交待四位主角的心理狀態。故事由Dan (Jude Law)和Alice(Natalie
Portman)的一見鍾情為始,以Larry(Clive Owen)和Anna(Julia
Roberts)復合為結,當中表現了導演編劇對於「性」及「愛」的態度。但電影卻有意把有關性愛的鏡頭全部剪去,這更顯示了電影著重表現人物於宣洩性慾
/情慾前後的心理表現,出手已和一般大路的情慾片不同。
電影名為《Closer》意味著故事的處境是發生在「Close」和「Closest」之間。其敘述正是在這二元之間的猶疑。
《Closer》提出了不少二元概念──一些一般人認為是相對的概念,並將之打破,:「靈」與「慾」、「坦白」與「懷疑」、「妒忌」與「寬恕」、到最後才
歸結到最大的命題,便是「親密」與「陌生」、「愛」與「不愛」。電影的重心在於表現以上看似對立,但其實難以區分的二元觀念,並因此令電影的愛情觀提升至
一個較高的高度。
一、 靈與慾
「性」與「愛」、「肉體」與「靈魂」、「畜生」與「人」,以上三組看似對立的概念由Larry及Dan這兩個角色的矛盾中得以呈現。
Larry自稱「蘇丹王」,他極需要肉體和性,他需要絕對的坦誠,就像動物一樣喜歡赤身露體,玉帛相見。從Anna的口述之中,Larry粗魯、直接、霸
道,Larry更以「性」作為一段婚姻的完美終結;甚至他要求看Alice的棵體,我們很清楚能發現「肉體」就是Larry的靈魂,兩者合二為一。另一方
面,Anna說Dan是小愛神,Dan感性、全心去愛,同時追求完美,如他罵Larry是畜生不是人。他感性主義卻同時接受不了Anna和Larry的臨
別性行為。最後他以為自己可以寬恕Alice和Larry之間的性關係,但卻不可,他最後掌摑Alice。至此,我們可見導演並不是拿著一把道德之尺去批
判Dan的悲哀和Larry的可憎,也不是褒「靈」貶「慾」,而是提出「人」不論在任何的情況下,靈慾都是合一,密不可分的。
二、坦白與欺騙
相對男角,女角的刻劃則把重點放在「愛」的層次。Anna和Alice在電影之中各自懷著謊言,但謊言的背後不約而同地是為了她們所愛的男
人。可是在電影所設置的情節之中,我們發現即使角色如何坦白,「懷疑」總會以不同的形式回歸。如Larry極力要求Alice親自說出自己的真名字,即使
Alice坦然說出自己的名字是Jones,但Larry依然不相信。又例如Dan在電影的末段仍然質疑究竟Larry和Alice有沒有發生性行為,即使Dan怒摑Alice,即使Alice親口承認,當中的懷疑同樣地存在。
歸根究底,懷疑是因為不信任,而不信任的前因是曾經被欺騙。所以「坦白」可以等同於「欺騙」,因為我們都沒有辦法知道對方的心究竟在想什麼,
「坦白」與「欺騙」合二為一,正表現了愛情最大局限,也是愛情的特質,這為電影塗上了悲傷的底色。
三、嫉妒與寬恕
電影表面上是講述男女之間的「性」與「愛」,但不難發現在這兩個大方向之下隱藏著更重要的意識,便是「嫉妒與寬恕」。Larry搭上
Alice不難發現是「復仇」的行動,同樣地Larry要Dan知道他與Anna在臨近離婚之前依然發生性行為也是報復的一種。而在影展上兩對男女互相私
語正是一場「嫉妒的示威」。最後Dan認為自己可以原諒Alice;同樣地Alice最後也不可以原諒Dan,所以她不再傷心地哭,取而代之的是一句冷漠的「我不愛你了」;Anna和Larry的情況看似相反,但Larry的表面勝利並不代表他再沒有嫉妒和寬恕,相反從結局時Anna的神情便可以
發現寬恕的舉動與消解嫉妒無關。所以在電影中的愛情世界,嫉妒與寬恕並不是二元對立,相反卻是同時並存。
四、親密與陌生──模糊
於是最後可以總結電影的總主題「親密」與「陌生」。電影存在著很深沉的底色,由電影的開始以陌生人的一見鍾情,Anna以捕足街市陌生人的面孔為職業,到最後Anna和Larry雖然同床卻是咫尺天涯,可見「親密」與「陌生」是電影兩個重要的概念。可是電影並不能把親密和陌生截然二分。以
Dan和Alice為例,他們一見鍾情卻顯然並不了解,到二人發展至情侶看似親密,而且彼此了解,但最後Dan才發現Alice原來一直用假的名字,她的真名是Jane。而Alice卻向給他金錢的Larry說出真名字,那麼如何介定「親密」和「陌生」?電影中後段Dan情不自禁回想與Alice相識的片段,彷似那時大家才是最親密,可見在人與人之間「親密」與「陌生」是沒有界線可言。所以正如主題曲的意義:我們不知道為什麼如此,我們只可以知道「如此如此」。電影沒有為「愛」與「不愛」給與一個權威的抉擇,相反極具模糊性,但正是這一點「模糊性」令電影的高度得以提升。
五、留白
電影的剪接大膽,留下大量留白。例如主角的「動情」、「絕情」、「復情」都沒有交待。但正是這些「留白」讓電影有更廣闊的思考空間。導演並沒
有完全地向觀眾呈現角色的心理,正如劇中人互相猜度、妒忌、坦白、寬恕,但最後與親密與陌生無關,他們只感到彼此之間像親密又像陌生。而留白正能表達這種
意思。
可是留白令Anna的角色得不到良好的發揮。四個角色之中,Anna是一個完全的被動者。當Dan可以選擇擁有及放棄Anna,Larry以
絕對的佔有慾成為勝利者,Alice也可以說一句「我不愛你」,電影的結局更悠然自信在街道上吸取別人的目光,相對Anna的性格則較為平面。但以演技而言四位演員也是上佳水準,Julia
Roberts被Larry迫問的一幕盡顯層次,由內疚至無奈,由無奈至鄙視,由鄙視至憤怒,這一幕盡顯本色;Natalie
Portman更把表面剛強內心脆弱的內心特質表現出來,並配合頭髮的顏色表現角色不同的心理狀態。相對而言男角則較為普通。
總結而言,電影道出愛情和人生的模糊性。看人看事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正如觀眾與劇中人一樣對各人都不甚認識,但又像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一樣,其實是充滿著無奈的心情。
這篇
是我看過最精湛的分析
「嫉妒與寬恕」
則是貫穿了整部電影的主軸
令人回味再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