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坑洞(一)

核心提示:
阿瑪斯的坑洞理論和佛學《唯識 學》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的種子有相似的解釋,很系統的介紹了童年時期的經歷和創傷是如何形成我們的經驗和認知,從而形成我們的自我信念、價 值和人格模式。成年後的我們就誤以為這些信念和價值觀是我們的全部,不斷活在自己所創化的信念特質中不能自拔。而深層溝通的目標就是通過一對一的溝通來清除心靈的種子(心理坑洞),以及內觀自己是如何被自己童年的經歷和創傷所障礙,從而了解自己價值觀和信念背後的原因與真相,達到改善自己生命品質,清晰自己生命意義,回歸自己的生命本質。感謝阿瑪斯的洞見,很精闢的介紹了心理坑洞是如何影響我們的一生。
 
 
阿瑪斯心理坑洞介紹:

     坑洞通常源自於童年的創傷經驗。也許父母並沒有重視你,他們忽略了你的根本價值,使你覺得自己是不重要的。因為你的價值沒有被看見或認知,所以你和你的某個部分失去了聯結,遺留下來的便是坑洞和匱乏感。

  今天要探討一下我們在這裡所採用的基本觀念,那就是所謂的“坑洞理論”(the Theory of Holes)。一般而言,大部分人都充滿了我們所謂的“坑洞”。坑洞到底是什麼?坑洞指的是你已經失去聯繫的某個部分,也就是你無法意識到的某個部分。從最根本上來看,我們真正喪失的其實是我們對本體的覺察。如果無法察覺到我們的本體,它就會停止顯現,然後我們就會感到匱乏不足。因此,坑洞指的就是我們本 體的某個部分不見了。這可能意味著某種本體的品質不見了,譬如愛、價值感、與人聯結的能力、力量等等。雖然我們已經無法覺察到本體的某些部分,但並不意味 它們從此消失了;它們從來不會消失蹤影的,你只不過是和它們斷了聯繫。


  讓我們來談談價值感和自尊的問題。當你感受不到自我價值時,你的內心會有一種空空洞洞的感覺。你會感到匱乏、自卑,只想拿外在的價值來填滿這個洞。你會利用別人對你的肯定和讚賞來達到這個目的,你會以虛假的價值來填補這個洞。


  我們帶著一身的坑洞四處奔忙,卻往往無法察覺到它們。我們通常只能意識到自己的慾望:“我想要讚美。我想要成功。我想要這個人的愛。我想要這種或那种經驗。”慾望和需求一齣現,便暗示著坑洞已經冒出來了。


  這些坑洞通常源自於童年,其中有一部分是創傷經驗或是與環境衝突所造成的結果。也許你的父母並沒有重視你,他們對待你的方式,使你覺得你的意願或存在是不重要的。他們的作為使你覺得自己是不重要的,他們忽略了你的根本價值。因為你的價值沒有被看見或認知(甚至遭到攻擊或受挫),所以你和你的某個部分失去了聯結,而遺留下來便是坑洞和匱乏感。

  

    關係的建立,往往是在填補彼此心中的洞

  當你和某人建立起深刻的關係時,你就會用那個人來填補你的洞。你認為你從那人身上得到某些東西而將自己的洞填滿了。舉例而言,你可能會因為這個人欣賞你而感覺有價值,你無法意識到自己正在利用他人的讚美來填補心中的洞。只要你和那個人在一起便感覺到有價值,如此一來,你 會不知不覺地認為是那個人使你變得有價值的。他無論給你什麼都使你覺得那是你自己的一部分,你所經驗到的滿足都是他帶給你的。


  你的無意識看不見他使你感覺有價值的那個部分和你是分開的,你把它當成了自己的一部分。那個人一旦死亡或關係結束了, 你不會感覺失去了那個人,你感受到的是填補坑洞的東西不見了。你的感覺是你喪失了自己的一部分,而這就是你會那麼痛苦的原因。感覺上就像你的肉被切開,某些東西被挖掉了。這才是創傷和痛苦的原因,由失落感所造成的傷痛。你可能會發現你的愛、你的安全感、你的力量、你的意志力都不見了。失去親密伴侶會使你覺 得以前被他填滿的那些洞,現在又暴露了出來。
 

  如果人們說,“我們彼此很適合”,這就意味著他們是在填滿彼此的洞。這部分補足了這個洞,那部分補足了那個洞。當兩個人生活在一起時,他們會覺得完整而滿足,因為他們感覺彼此互補,結合在一起使他們變成了一個完好的整體。


  很少有人能填滿你所有的洞。你的生活中充滿著各種人與活動,但他們仍舊無法填滿你所有的洞。仍然會有一些坑洞存在,而這會造成你的不滿足感一直持續下去。當然坑洞是無法被徹底填滿的,只要對方有一點變化,或者說了某些讓你不舒服的話,你就會感受到那些坑洞的存在。你會再 度感覺到那些洞,“喔,他根本不認為我有任何價值。”你感到憤怒和受傷,是因為心中的洞又暴露了出來。因此,不滿足感會一直持續著,是因為對方無法永遠填滿你的洞,特別是對方也需要你去填滿他的洞。
 

  學生:如果你的關係改變了,或者你生命中的某個人改變了,你的坑洞是否也會跟著改變?
 

  阿瑪斯:沒錯。任何改變都會動搖坑洞的四週。某些洞會被填滿,某些洞會空掉,這時此人就必須學著適應,或是找到其他的方法來補洞。這通常意味著他們必須面對某些坑洞了。他們必須去感覺這些洞的存在,或是去了解它們。

  現在你終於知道為何失去某個和你非常親密的人,會是這麼痛苦的事。和某人在一起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後,你已經對那種契合的狀態習以為常,你深信那人就是你的一部分。失去那個人就像失去自己的一部分似的。

  

   能填滿你的東西,並不是真正的你

  如果能直接體驗到這份失落和分離的感覺,你就有可能認清那些能填滿你的東西並不是真正的你。如果你能跟這份失落感中的痛苦共處,而又不試圖以別的東西掩蓋它,你就會感受到那份空虛。你會感受到而且會看見那個洞。如果你允許自己去體會那份不足和空虛,你就會發現自己最根本的部分,並且能一勞永逸地填滿那個洞。甚至不能說是填滿,而是從此清除了心中的坑洞,不再認同那份匱乏感了。這麼一來你便拾回了自己的一部分。你和你早已 喪失的某種本質重新連上了,以往你一向認為只有靠別人才能辦得到。


  大部分人在結束一份關係時,都會感受到自尊的喪失,這便是為什麼我要特別舉出價值觀的原因。若想探索那份失落感,你必須和那份感覺共處,並且得問自己,“為什麼我覺得這麼沒價值,為什麼他不在我身邊我會覺得什麼都不是?為什麼我覺得我的價值變得如此低落?”如果你能和那 份感覺共處而不企圖改變它,只是留意並試著去理解它,便可能體驗到那份不足和空洞感。假設你理解了這份不足以及它的源頭,你很可能會憶起那個造成你無價值感的事件或事件的原型。


  坑洞往往是被人格所填滿的,而人格通常會記住那些令你失落、痛苦和矛盾的情境。我們必須在最深的層次重新經驗那份痛苦,而且要貼近那個坑洞,才能看見這些記憶。我們一旦認清早期的那份失落感是什麼,被我們遺忘的本體自然會重新活絡起來。


  因此,深刻的失落感往往是成長的機會,它可以使你更了解自己,並經驗到那些你以為靠別人才能填滿的洞。不幸的是,人們 通常會極力防衛,不讓自己深入地感受那份失落。這麼做主要是想逃避內在的空虛。我們並不清楚空虛或不足乃是喪失某個更深的東西的徵兆。那個東西就是我們的本體,而它是可以被重新拾回的。人們以為那些坑洞和匱乏感便是他們最深的真相了,超越它們之外就沒有別的東西了。他們以為自己有某個地方不對勁,其實這份 不對勁的感覺就是對無意識的一份體認。

  

     經驗坑洞如同經驗到一個有容乃大的空間

  人們往往會竭盡所能不去感受這些洞。他們覺得如果貼近那些洞,自己一定會被吞沒。舉例而言,當他們貼近“愛”的坑洞 時,可能會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孤寂和空虛所帶來的威脅。其他的坑洞則會造成一種快要滅絕的脅迫感。難怪我們不想接近這些坑洞!但是在我們的工作坊裏,我曾經看過令人驚訝的事:如果我們能不去抗拒面臨坑洞時的感受,你就會發現,經驗到坑洞並非那麼痛苦的事。那就像是一種什麼都不存在的空寂感。那並不是一種具有威脅性的虛無狀態,而是一個有容乃大的空間。這是一個可以讓本體顯現的空間,而且只有本體可以從內在徹底消除掉坑洞或匱乏感。

  

學生:坑洞會不會以憤怒的方式呈現?


  阿瑪斯:會的。內在的匱乏感很可能以憤怒的方式呈現,尤其是內心如果抗拒那份空洞感的話。大部分的感覺,特別是那些不假思索的衝動反應,都是坑洞所造成的結果。如果坑洞全都清除了,這些情緒也就不存在了。哀傷、痛苦、嫉妒、憤怒、怨 恨、恐懼——全都是坑洞所造成的結果。如果心中不再有任何坑洞,你就不會有這些情緒,那麼剩下的只有本體了。這就是為什麼這些情緒會被稱為激情、錯覺或虛假的感覺。


  整個社會都在教我們拿外在事物來填補自己的洞:我們應該從外在獲得價值感、愛或力量。我們時常談論與人為善、戀愛或擁有一份有意義的事業,是多麼美好的事,就像人生的意義都要仰賴這些活動似的。我們總是將意義歸功於某個人或事,而非真正有功勞的本體。整個社會的安排都是 要人們互相補洞,我們所熟知的文明便是建構在補洞之上的。它既是人格的產物,也是人格的居所,它維持和滋養了人格。


  學生:情形一直都是這樣的嗎?

  阿瑪斯:我不認為如此。我認為這是一種漸進的發展。人格對文明的主導性是經過一段時間才發展出來的。我們越是變得機械化,我們的文明就越傾向於補洞。許多人都認為過去的人類比較有愛,有品德,也比較能體認到實相,他們比現代人更能與本體聯結。你也許聽過“黃金時代”的說 法。據說在“黃金時代”,人們所經驗到的多半是本體而非坑洞。當本體逐漸消退而坑洞開始出現時,“白銀時代”便開始了。接下來出現的是“青銅時代”,而我 們現在是屬於“黑鐵時代”。這是最黑暗、最沉重的時代。鐵除了護衛之外,沒有別的東西了。我們時常會感覺到那份鐵的特質,尤其是當我們企圖以強硬的態度護 衛自己時。全力護衛自己不去接觸心中的坑洞,乃是對當代的一種描述。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dd9bee0100hybh.html) - 童年時期的創傷是如何影響我們的一生?(一)_心靈海趙龍_新浪部落格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dja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