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自己缺乏歸屬感......


「如果有人找我,一定是有事要我做」

「從來沒有人打電話問我過得好不好」

「參加一攤又一攤的聚餐、唱歌、夜店,只是殺時間,根本沒有談心的部分」

「不想回家,總是在外晃蕩到累了為止」。


精神健康基金會曾調查台灣人是否「覺得自己屬於某個團體」 (包括同事、鄰居、同學、親友等),回答「一直或經常有」的佔百分之六十五,「偶爾有」的佔百分之八,「很少或沒有」的佔百分之二十七。推估國內約有四百五十萬人覺得缺乏歸屬感。


    日復一日奔波於工作、家庭與各種任務之間,幸運的人內心是充實溫暖的,為所愛的人努力,夢想著更好的未來。但缺乏歸屬感的四百五十萬人卻感覺孤獨,茫然打轉,不知為誰辛苦。


遇到挫折而筋疲力盡時,總會想要一個角落、一個親近的人,也就是所謂的「港灣」,重新充電,準備再度出發。可能是一個家庭、一個團體,或在社會中有一個位置和角色,感覺自己在這裡有點重要,遠行時有人祝福與掛心,不論成功或失敗,有人歡喜期待著自己的回歸。

 

「這樣的心願算很大嗎?」「只有我缺乏歸屬感,還是大家都沒有歸屬感?」許多人這樣問。


根據心理學者馬斯洛的「需求階層金字塔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人們的需求有先後順序與高低層次之分,基本層次的需求獲得滿足之後,就會產生較高層次的需求。這些需求由金字塔底端到頂端依序是:


1.生理的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

維持生存、身體舒適的需求,如飲食、睡眠、性欲、無病痛等各種生理感覺的滿足。


2.安全感的需求(Safety Needs):

感覺所擁有的不受威脅與剝奪,例如免於生理上的傷害、免於心理上的恐懼等。


3.愛與歸屬感的需求(Needs for Love and Belonging):

在愛人與被愛的互動中獲得滿足,感覺隸屬於某一個團體,擁有存在的位置,被人接納、愛護、關注、鼓勵及支持等需求。


4.尊嚴的需求(Needs for Esteem):

獲取並維護個人自尊心的需求;亦即追求自我的價值感,感覺自己是有能力和有用的人。 


5.自我實現的需求(Needs for Self-Actualization):

找到適合自己的舞台,能夠發揮潛力,達到理想的人生境界,實現個人的自我期待。


其中「歸屬感」位於需求的第三階層,滿足了溫飽、安全的需求後,自然會開始期待愛與歸屬感。歸屬感是生涯的原點,也是探索世界的出發點,讓自我有所「定位」。


有些人本末倒置,陷入無止盡的成就追求,惟恐浪費一點時間或少賺一分錢,除了常規的上班時間,還要加班、開會、應酬;除了學校,還要補習、進修,於是維繫親情或友情的心力相對地被壓縮,甚至消失了。


有些人以為愛與歸屬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旦在這方面受到幾次挫折,就不願繼續嘗試,只想跳過這個階段,忘情於工作,或以權力、財富、名聲作為補償。


但事實是,如果無法滿足愛與歸屬感,對於更高階層的尊嚴、自我實現等需求,常會缺乏動機,即使勉強經營,也總在獨處時發現「內在空虛」。就像失落了原點,難免在旅途中迷失,不知身處何方。


多項大規模的心理學研究顯示,缺乏歸屬感會促發憂鬱、焦慮等精神疾病。在相同程度的壓力下,有良好歸屬感的人較能調適,保持健康的身心狀態,而歸屬感薄弱的人卻容易一蹶不振,落入憂鬱的深淵。


 如果把「愛與歸屬感」的來源侷限於愛情,的確會很困難。愛情的條件太多,要瞭解、要忠誠、要熱情、要長久、還要抵抗外界的誘惑。


所幸在人類世界中,愛與歸屬感並非只能由愛情中得到,親情、友誼、社會團體的投入,都能為自己開創存在與被需要的位置。關鍵在於「投入」,在要求獲得之前,必須先付出。


有人搖頭:「我付出很多,卻還是被當作隱形人—沒人當我存在!」


這種問題往往在於付出的方向錯誤。


所謂「付出」,必須能讓別人感覺到、而且給予的是別人想要的東西,許多人自以為付出很多,卻沒有思考所給的東西是不是別人想要的?對別人而言,某些「付出」根本只是麻煩與累贅,如此付出者當然無法獲得回報,甚至還會使別人逃之夭夭。


例如,對於要自由的人付出「朝夕相守」的情意,對於想獨立的孩子付出「無微不至」的照顧,終究是對牛彈琴。這種付出在意義上不能算是付出,反而是「要求」,甚至是「強迫」。


付出是為別人做的,給別人想要的。如果是為自己做的、一廂情願的,不能稱為付出。


付出的真義是:找到值得自己付出的人,持續付出正確的東西這也是建立歸屬感的第一步。


除了情人之外,自己能為家人、朋友、或社會各個角落的人群付出什麼?


許多人整天抱怨「沒有歸屬感」,但卻對家人不聞不問,以為親緣、血緣關係一輩子都會存在,不需要花費心思培育,不知不覺地失去了最容易擁有的一種歸屬感。有 人以為人際關係不好是因為自己各方面不出色,拼命撐出假完美的一面,隱藏弱點,害怕被看穿,反而無法融入團體,永遠無法建立友誼。


如果有四百五十萬人缺乏歸屬感、期待歸屬感,這些人為什麼彼此找不到彼此呢?


或許他們忘了這個秘訣:


先瞭解別人,才能期待被瞭解。

先卸下防備,才能期待被親近。


轉貼自:

http://www.mw.net.tw/user/claire812/blog/2007/07/22/28850/6207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dja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